2021-05-05 18:32:38
记者近日到江苏扬州宝应县采访,听当地科技局局长徐生力说,县政府将与宝应数家企业一起,带上由上海设计师原创的30款水晶产品和30款玻璃产品,参加10月下旬的广交会。“年年去广交会,今年是**次带着自主品牌、原创产品前往。”
论经济实力,宝应在江苏得倒着数。不过,以分布在各乡镇的上千家 “作坊式”小厂为主体,水晶、玻璃、文教具、乱针绣四大外向型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。大上海的设计师,与一个苏北小县的作坊式乡企怎么会“牵手”?上海创意帮外省作坊“升级”
“别小看宝应的这些特色企业,可不是一般的‘作坊’。”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、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程建新**次去考察时,被当地传统产业的规模吓了一跳:一家玩具厂,用来加工塑料的设备足足有四层楼高,跟钢铁厂的大锅炉一样壮观。
除了规模惊人的玩教具产业,当地水晶工艺品、玻璃礼品产业规模都是全国**。宝应还是著名的乱针绣发源地,有数百家大小绣厂,绣工2000多人。然而,因为没有原创设计,也没有自己的品牌,这里生产的大多是一般的代工和加工产品,数量庞大,利润却薄。当地人告诉记者,许多加工厂一到农忙时节就空荡荡,因为工厂收入不比种地高多少。
对这些有一定地方特色、能就近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制造类企业,地方政府的态度是:值得保留,但必须转型升级。程建新作为牵头人之一的宝应“设计立县”项目,即由此而来。
设计立县,与上海创意产业的现状产生交集。程建新说,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迅速,可设计师们多在为洋巨头打工。本土设计为洋品牌创造巨大附加值,生产环节又回到国内无数像宝应一样的加工基地。因此,上海的创意园再多,宝应的“锅炉”再大,却总是分居在产业链较低价值端的两头,为他人做嫁衣。
宝应庞大的加工能力,有没有可能和上海优秀的设计人才、创意理念直接捆绑在一起?带着这一“创意”,今年初,在上海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牵线下,两地政府、高校、企业坐在一起,各种资源开始对接:上海设计师走到宝应企业生产一线,本土的原创设计进入传统加工作坊,以打造小县城自主品牌为最终目标的“设计立县”项目开始全力推进。
当年来沪请人,如今送设计上门
“老大沽路144弄42号后门,30年前,我就从那里请来上海老师傅;没想到,现在又和上海的设计师开始合作。”宝应县一家水晶礼品公司里,董事长梁加兴向记者细数“老黄历”。
当年,梁加兴来沪请上海师傅手把手教技术、教生产,帮村里办起**家光学仪器加工厂。30年风风雨雨,梁加兴在光学仪器的基础上转做水晶工艺品,从内销转到外贸,生意越做越大,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。
如今,却是上海设计师主动往宝应跑,尝试着将设计服务送上门,叩开传统产业工厂的大门。
上海木马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丁伟说,今年初,上海设计师们带着**批原创水晶、玻璃设计图纸来到宝应,恰好赶上一场大规模的外贸订货会。当时,县内大小加工企业云集,看到上海带来原创设计,听到“工业设计”这一新名词可能改变外贸代工的薄利困境,老板们兴奋不已,拉住设计师谈个没完,有的甚至把“真金白银”的订货会事宜往后推。
初次结缘后,合作在磨合中推进。上海设计团队曾设计一款水晶和红木镶嵌的香薰产品,宝应一家小作坊根据图纸,做得既精细又漂亮,就是少打了一个放香薰的孔。作坊工人解释说,他们不知道打这个孔是为了干什么。毕竟,此前作坊工人接触的新设计、新玩意太少。
设计师们意识到,仅仅过来卖图纸,和过去不会有太大区别。要改变不需动脑的“订单式加工”,就要走进企业,提升工人们的视野和认知,让制造者读懂设计。
最近,由宝应县政府、上海设计团队共同设立的宝应工业设计中心正式挂牌,上海多家公司、高校的年轻设计师在此驻扎,并长期定点联络企业。宝应一些较大规模的工厂也开始派出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心学习。
“从长远看,我们要为宝应提供从作品到产品到商品的整体设计,帮助当地培育出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。”丁伟表示。
从 “订单式加工”转型,还须迈过几道坎
“全国有上千个和宝应类似的县城,无数个‘订单加工’基地。设计立县如果在宝应成功,就有可能形成可复制的模式。”程建新向记者描述“设计立县”的未来。
但设计要真正融入 “作坊”,还面临不少瓶颈。
上海设计团队已为宝应水晶、玻璃三大产业提供了120套设计方案,但在市场广泛接受之前,加工企业还不敢放手大干。
合作过程中,有企业花几万元向丁伟买图纸,为的是做出来以后借别人的品牌赶外贸展会,争取多接些订单。
对此,丁伟回答:图纸白送也行,但这只是为人家的牌子赚钱。
“如果是自主品牌的创意产品,完全可以引入‘市场计价’。”上海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主任王艺表示。目前,宝应企业大多还是“订单式加工”,基本按成本计价,为了抢到客商的订单,只能拼命压低毛利率。一旦宝应企业的自主品牌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打开市场,就能直接按市场同类产品定价,毛利率起码比现在提升两成。
老板们并非不懂创意,但也有他们的难处。宝应一家圣诞玻璃礼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王康业告诉记者,要大规模生产新品,就要新开模具、采购材料,前期投入不小。如果原创产品销路不好,大企业还能勉强承受,小作坊肯定吃不消
为了帮助传统产业迈出转型**步,宝应县政府介入其中,为企业承担部分风险。“初期阶段,让企业单打独斗做转型很难,这就需要政府搭平台,把各种力量和资源汇聚在一起。”徐生力介绍说,目前,宝应县政府出资购买一部分设计方案和相关知识产权,再免费提供给企业使用;企业完成生产和销售后,上交一部分收益回馈政府。
“我认为参加广交会只是一次打响名声的试水。接下来,这些原创产品、自主品牌应该主攻国内市场。”有多年外贸经验的王康业表示,宝应企业可以先从上海、江苏的会展市场突破,争取把上海设计的宝应特色工艺品打入礼品市场。也可以进军节日市场,“中国人也过圣诞节,我们为什么不能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圣诞礼品?”王康业已经跃跃欲试。